专业介绍

发布日期:2025-04-30 点击次数:

大类介绍:

自动化类(智能机器人)

依托空间机器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/工程研究中心、工业互联网MEMS技术及器件可靠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、物联网监测预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、机器人与无人技术邮政行业技术研发中心、北京市邮政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培养在具身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应急通信、智能感知与控制等技术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、卓越实践能力、宽广国际视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。学生在第二学期末结合本人志愿和第一学年的成绩进行专业分流,第三学期开始分专业培养。

专业介绍:

自动化专业

自动化专业建立于1998年,于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2023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。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,结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科技、网络强国的办学特色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建设国家一流专业为目标,立足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和国家战略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、掌握扎实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、受到良好工程实践训练、具有科学与人文素养、创新创业意识、团队合作精神、国际视野、终身学习能力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。毕业生掌握控制理论、工业自动化、信息感知、人工智能等工程技术和专业知识,能在智能制造、信息技术、教育科研、交通、物流、能源、航天等各行业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应用,从事与自动化相关的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、工程管理等工作,满足“人工智能+”、“互联网+”、“工业4.0”和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需求。

自动化专业以“电、测、计、控、智”五类课程为基础,突出智能控制、智能工业、智能感知专业培养方向。核心课程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、模拟电子技术、自动控制原理、现代控制理论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、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、工业自动化系统、系统辨识与建模、控制系统综合实训、工业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。

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机械工程。

机器人工程专业

机器人工程专业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,是控制、机械、电子、信息、计算机等多科学交叉融合的新工科热门专业,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、机械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。

机器人工程专业面向智能制造、深空探测、医疗康复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重大需求,以仿生智能、智能感知、AI大模型、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在机器人设计、感知、控制与决策中应用为特色,强调软件与硬件结合、理论与实践并重、多学科交叉与融合,培养国家急需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,掌握机器人基础理论、系统设计与制造、集成与应用等专业知识,具有机器人系统研发、工程应用与管理等专业能力,具备团队精神与国际视野,敢于创新、善于实践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。学生毕业后可在智能机器人、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、大型企业、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、技术攻关、工程设计、技术管理与服务等工作,也可在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的医疗康复、智能汽车、智能家居等领域创新创业,或在国内外深造。

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器人技术基础、机器人驱动与运动控制、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、机器人智能感知与信号处理、模式识别机器学习、机器人综合实训等

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、机械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。

机械工程(数字智能)专业

机械工程(数字智能)专业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,是国家级特色专业,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2010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。本专业是建校早期开设的专业之一,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优良育人传统,近70年来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。

机械工程(数字智能)专业面向国家高端装备设计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重大需求,以机器人结构设计、工业互联网、数字孪生、机器视觉及应用等理论和工程实现为特色,注重机械、自动化、电子与信息化等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与实际应用能力,主要培养掌握智能装备(机器人)研发、智慧工厂与智能制造、智能生产过程检测与监控等方面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,着力于人工智能等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在机械领域的应用和开发。学生毕业后可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继续攻读硕士、博士,也可在机器人、机械电子、现代制造、自动化、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、高新技术企业、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、产品研发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。通过持续学习与跨界融合,无论技术研发、技术管理、创新创业还是科研教育等方向,都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、系统的专业知识、广阔的发展空间、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多元化选择机会。

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、机械原理、机械制造基础、理论力学、机器人学基础、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电子技术、自动控制原理、现代工程设计表达方法学等。

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机械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。